天吶!我們天天喝的礦泉水出現白色沉淀的原因竟然是...
看完后你可以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1.礦泉水中的水垢是什么?出現后應該如何處理?
2.礦泉水中的漂浮物是什么?
3.礦泉水中的沉淀物是什么?
4.飲用天然礦泉水最適宜飲用的溫度
隨著飲用天然礦泉水走進千家萬戶,有許多人在日常飲用天然礦泉水時都會發現一種現象,那就是天然礦泉水加熱時會出現白色沉淀物等現象。
對此很多人有所質疑:“這是不是礦泉水水質出現了問題?”“喝了對人的身體健康是否不利?”居民向有關部門反映后,有關部門著手進行調查,并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有關部門專家說到:水是有硬度的,而水的硬度主要是由鈣、鎂離子形成,按其所含可溶性鹽類組成可以分為暫時硬度和永久硬度兩類,水在加熱沸騰時有白色沉淀析出,沉于水底的是水的鈣、鎂離子,碳酸鹽和重碳酸鹽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鎂、碳酸鈣,這就是“水垢”,如果習慣于熱飲則應定期用檸檬酸鉀清洗。
另外礦泉水燒開后產生了白色飄浮物,這是因為礦泉水中富含偏硅酸的緣故,水在加熱時形成硅酸鎂、硅酸鈣,這種礦物質即使沸騰后也不溶于水,而是變成中空的微小顆粒漂浮在水面上,在水的表面形成白色飄浮物。這完全屬于正常情況,對人體沒有害處,可以放心使用。
最后,專家說到,礦泉水經加熱或冷藏后都會產生像針尖大小的白色沉淀物,叫碳酸鈣,與將鈣片捻碎后形成的白色粉末是同一種東西。在地層深處礦泉水中鈣是溶解在水中的。礦泉水經灌裝和運輸,水溫發生變化,鈣開始析出。如果再經加熱或冷藏,鈣的析出增加,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色沉淀物。國家GB8537-1995標準“感官要求”中,特別規定肉眼可見物允許有少量的天然礦物鹽沉淀,就是指的上述現象。碳酸鈣是人體的重要鈣源之一,其人體內的留存率達34%,高于其它鈣劑,是價廉物美的補鈣劑。
因此
飲用天然礦泉水的最佳飲用水溫是不宜過高或過低,水溫以接近人體溫度最佳,這種溫度的水,特別有利于身體的吸收和利用,也有助腸胃消化作用。水溫太低會引起腸胃不適;過高則口腔、咽部、食管及胃的黏膜都會被燙傷而致充血,時間久后可導致炎癥。
若您還有想要了解的問題或者對我們還有更多的建議,記得給我們留言哦,我們會以最大的努力為您答疑解惑。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記得分享給您的朋友吧,您的朋友可能也正在被這些問題困擾!
Copyright © 2021 浙江礦業聯合會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浙ICP備15046860號-1 Powered by:facecloud
電話:0571-85212655
郵箱:4153050@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萬塘路51號地質環境研究大樓501-50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