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礦業行業大有可為——從礦業的視角看《“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簡稱《規劃》)??v觀《規劃》,可以從約束和激勵兩個方面正確看待礦業行業在構建現代能源體系中將發揮的作用。
“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是現代能源體系的核心內涵?!兑巹潯分饕獜脑鰪娔茉垂湴踩院头€定性、推動能源生產消費方式綠色低碳變革、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等3個方面,推動構建現代能源體系。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比2020年提高4.1個百分點左右。這意味著將逐步減少一定數量的化石能源消費。同時,《規劃》提出,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加強煤炭安全托底保障。
《規劃》提出,增強油氣供應能力。石油產量穩中有升,力爭2022年回升到2億噸水平并較長時期穩產。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力爭2025年達到2300億立方米以上。同時,《規劃》對頁巖油、煤層氣、地熱等礦產利用也加以部署:積極擴大非常規資源勘探開發,加快頁巖油、頁巖氣、煤層氣開發力度。積極推進地熱能供熱制冷,在具備高溫地熱資源條件的地區有序開展地熱能發電示范。
關于化石能源如何發展,《規劃》用一段集中做了表述:推進化石能源開發生產環節碳減排。推動化石能源綠色低碳開采,強化煤炭綠色開采和洗選加工,加大油氣田甲烷采收利用力度,加快二氧化碳驅油技術推廣應用。到2025年,煤礦瓦斯利用量達到60億立方米,原煤入選率達到80%。推廣能源開采先進技術裝備,加快對燃油、燃氣、燃煤設備的電氣化改造,提高海上油氣平臺供能中的電力占比。
這里特別凸顯了化石能源的清潔低碳、綜合利用等技術的重要性。事實上,以綜合利用技術為例,目前我國完成了124種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最低指標要求的研究工作并發布試行,構建起我國礦產資源完整的“三率”(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指標體系。
《規劃》提出,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公交等領域應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0%左右。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全面推動車樁協同發展。這對鋰、鈷、鎳、鉑、銅等金屬的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規劃》提出,加強礦區生態環境治理修復,開展煤矸石綜合利用。創新礦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探索利用采煤沉陷區、露天礦排土場、廢棄露天礦坑、關停高污染礦區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態碳匯等產業。這給老礦區轉型發展提出了思路和路徑。
綜上分析,礦業行業發展雖然面臨生態環保、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壓力,但是礦產資源始終是發展之基、生存之本,直接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大計。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及“雙碳”目標的逐步實現,礦產資源需求結構有變,需求總量仍大。
下一步,礦業行業及企業需要做的是,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大對有關技術、標準的研究、推廣力度,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為能源安全穩定供應貢獻礦業力量,同時實現自身綠色低碳發展。